主要担任课程及硕士招生专业:
本科课程:微观经济学、宏观经济学、区域经济学等
研究生课程:区域经济学前沿
硕士招生专业:区域经济学、产业经济学、金融学
教育与工作经历:
2014.11—— 2015.11 美国密歇根大学访学一年
2013.8——2017.5 河南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
2004.7—— 河南大学经济学院教师 现为副教授
2009.9——2012.6 上海财经大学博士 获得区域经济学博士学位
2001.9——2004.6 兰州大学经济学院硕士 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
1994.9——1998.7 兰州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本科 获得管理学专业学士学位
获奖和荣誉:
1、《新常态下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选择理论与实证研究》2017年荣获第二届中原发展研究创新奖提名奖。
2、《欠发达区域跳出“极化陷阱”的动力机制与实现条件研究》荣获2014年度开封市第十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.
3、荣获河南大学2013-2014年科研优秀奖,荣获2014年河南省优秀博士后奖。
4、《区域生产要素在异质性企业间的配置效率研究》荣获2013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成果三等奖。
5、学位论文《基于企业效率异质性的区域经济增长差距研究》2013年荣获上海财经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奖。
6、博士阶段2012年获得上海财经大学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。
7、博士阶段2011年获得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优秀人民奖学金一等奖。
8、论文《市场扭曲约束下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结构调整研究——基于企业所有制异质性的视角》荣获2012年第七届上海青年经济学者论坛新秀奖。
9、研究生阶段2003年获得兰州大学2003年度“笹川良一”研究生二等奖学金。
科研论文:
1.Manufacturing firm heterogeneity and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difference in China[J]. Regional Science Policy and Practice,2014, 6(2) :213–230.
2.基于企业异质性的区域经济增长效率研究[J],中国科技论坛,2014(1):108-113.(CSSCI,独著).
3.区域生产要素在异质性企业间的配置效率研究——来自中国制造业企业的证据 [J],经济地理,2013(9):31-36.(CSSCI权威B,独著)
4.新经济地理视角下的产业转移动力机制的实证研究[J],经济管理,2012(3):30-41.(CSSCI权威B,第一作者)
5. 区域制造业经济增长差距的效率检验及政策调整——基于“新”新经济地理的视角,华东经济管理,2013(8):48-52.(CSSCI,独著)
6.欠发达区域跳出“极化陷阱”的动力机制与实现条件研究——基于企业效率异质性的视角[J].经济问题探索,2013(2):38-43.(CSSCI,独著)
7.区域资源空间配置的动力机制研究[J].云南社会科学,2013(3):85-89. (CSSCI 独著)
8.消除企业“非效率垄断”提高资源动态配置效率[N].中国社会科学报,2013-6-24.(权威报纸,第一作者)
9.外资企业对中国区域生产率的异质性影响—来自制造业企业层面数据的证据[J],国际经贸探索,2011(9):59-65. (CSSCI,第二作者)
10.企业异质性与区域发展差异的关系机理研究综述[J].经济体制改革,2011(4):95-99. (CSSCI,第二作者)
11.异质性企业对区域差异的影响机理探析与启示[J].学习与探索,2011(2):151-153. (CSSCI,第二作者)
12.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因素分析,云南社会科学,2011(2):73-77.(CSSCI, 独著)
13.Gradient Transfer of China’s Textile Industry:The Perspective from TFP Comparative Advantage, Advances in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Communications in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Science, 2011, Volume 211, 293-299(EI检索,第二作 )
14.企业异质性与内生性区域差异研究,空间经济评论(2011年:第三届全国空间经济学年会论文集)[M],经济科学出版社.2011.11.
15、基于企业异质性视角的区域非效率经济差距研究[J],区域经济评论,2014(2).
科研著作一部:
李颖著《企业异质性、空间集聚与区域经济差异研究》,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,2015年5月
主持与参与项目:
1.主持2013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“企业异质性、资源误置与经济效率改进研究”(13CJL072)
2.主持2014年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七批特别资助项目“企业异质性、技术进步偏向与区域经济增长效率”(2014T70670)
3.主持2011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“企业异质性、空间集聚与区域经济差异研究——基于TFP动态演化的视角”(11YJC790090)
4、主持河南省青年教师骨干项目“TFP比较优势的空间动态转换与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研究——基于企业异质性视角(20142S-030)”。
5.获得2013年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去美国密歇根大学访学一年,合作项目为“基于企业异质性视角的要素空间和跨期结构配置效率研究”。
6、获得河南大学优秀青年科研人才培育基金的资助。
7、获得河南大学经济学院青年教师学术前沿追踪资助计划项目“区域经济增长效率改进的机理”的资助。
8.参与2010年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项目《企业异质性、地区生产率动态演化与内生性区域差距研究》(2010BJL002)。(第一参与人)
9.参与国家社科重大项目“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与政策研究”(11&ZD050)
10.参与河南社科项目“中原经济区内部空间结构及其功能定位的重新审视与研究”(2010GJJ053)
11、参与2009年度河南省社科项目《河南粮食核心区建设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——基于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视角》(2009BJJ007)
12、参与2009年度河南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《河南返乡农民工就业问题研究》(B208)